能量與諮詢個案心得

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

在標籤化的年代裡,撕除標籤幾乎成為我們畢生的課題。

打開電腦或手機閱讀任何訊息,你今天的第一個詞看見的是什麼呢?
是魯蛇、宅男、女神、或是....
育兒專家說、達人說、還是誰說?
看似資訊充足的年代裡,
嘿!你真的因為這些大量的資訊變得更懂得選擇?或是更聰明了嗎?
或是你要告訴我,你沒有想過這些問題?

沒關係,這還算好的回應。
至少在被提問的那個當下,你的腦筋有轉起來,即便只有0.1秒而已;
怕的是你對這樣的問題,仍是呆滯沒有反應,
一如你盯著手機或電腦螢幕那般,
只在更強烈或扁平的字眼或畫面出現的時候才能感到被觸動或刺激。





閱讀到這裡,我想我們可以來談一點關於標籤化這個問題。
(對,只是一點,因為這樣的問題真的要說起來就是又臭又長)
(從來不是一篇廢文就能談得完的東西,只能淺淺的談一點)

嗯....就從某個下午的故事開始好了。
(本文內容經當事人同意以匿名方式分享)
(為保護當事人,除故事主軸,其他個人資訊可能與事實有出入)

那天下午,諮商的對象是擁有一個兩歲孩子的母親,
主要是來問問她的孩子的問題,因為在醫學的角度,
她的孩子還不太會走、然後身體其他方面有些問題,需要復健。

我說:當然醫學的判斷一定有其依據,
如果是身體的問題,接受治療或做該做的復健當然是件必要的事情。
(尊重醫者很重要,有具體病症先求助專業中西醫一定是首選)

不過母親更擔心的是:什麼時候孩子才能跟上「正常」的成長進度?
跟其他孩子一樣,因為其他孩子兩歲就都能走路走得不錯了,
但她還沒有「跟上」,會不會「跟不上了」?媽媽非常擔心。

我想,這才是問題,是我們、我們的父母及孩子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。

其實醫生並沒有說孩子就不會走了,
只是比起其他孩子平均狀態而言,他慢了一點,
然後他輕鬆得到了一張標籤,就叫「發展遲緩」
但,如果就只是比別人慢一點,
或許多幾個月、半年、甚或一年,最終是會了,
那麼我們過度在意這樣的標記是否真的必要呢?

醫生基於他的工作,必須善盡告知的義務,
但我們接收到這個資訊之後,
真的非得為這慢來的幾個月或一年慌張嗎?
這個思考,我想就把它保留給你。
(當然那天下午,我也把這個思考的空間還給這個母親了)


如果你覺得這場景還不夠熟悉,
那麼,仔細搜尋一下你的記憶,有沒有:
「隔壁XX家的孩子都會走了你家孩子怎麼還不會呀?」
「為什麼大家都可以考九十、你只考了五十分?」
「唉唷你家小孩怎麼那麼瘦(胖)你都給他吃什麼?」......

好了我想這就夠了,我想說到這,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的,
我們畢生,彷彿從在世上呼吸第一口空氣開始,就是在比。

跟同齡的孩子比、跟兄弟姐妹比、跟父母小時候比,比比比....
因為深怕一個跟不上、深怕失敗、深怕跟別人不同、深怕....
於是我們急著被分類、被定義、被分發到某個區塊、
彷彿此刻沒有佔好一席之地就會死去般慌張的活著,
收集各種標籤,最好是大家都想要的那一種,好的標籤,
拿到就往身上貼,希望最好快點被定義成一個好的、成功的人。

接著越長越大,當收集的標籤越來越多,
然後我們變成一個好學生或壞學生、一個聰明的或愚鈍的人、
被分到某些大類裡,然後更深化(或說淺化吧XD)成那類人,
分類之後,因為也習慣了,
我們漸漸的忘了自己的細節了,最終身上,只剩下那張標籤。

可能是人生成功組、或失敗組、或任何一張標籤,
我們終於麻木,扁平了、再也無話可說了,再也不反抗了;
終於我們變得社會化了,可喜可賀,
這個扁平而並不真的快樂的世界,終於張開了雙手接納你。

或許你真的「成功」了?
(成功不見得好你知道的,因為成功,你連抱怨的資格都沒有了)
不過我相信,在這些遺失自己的過程,
如果你一個閃神忘了自己原有的樣子,
只要一下就好,你很快就想不起來了,
然後你真的成功了,可是卻缺了一塊,好像少了什麼,
但想不起來了,只好跟吞下去的不滿意繼續住在一起。

然後或許你有天有機會的話,就會坐在我面前吧?XD
如果你還能覺得你的心哪裡怪怪的、或是還有點痛的時候。
(所以有時候會痛、能失敗、還算是一件不賴的事情呀)

嘿所以,你還記得關於你自己模樣的細節嗎?
我想你一定忘記了,畢竟許多的人到了最終,
都只記得一個概括的輪廓而已。
而那經常是相當粗糙、同時可能是被高度扭曲、修改過然後誤植的資訊。
所以你說這個世界能不壞掉嗎?我想大概很難,
畢竟乖乖被分類,才能被允許融入這個世界,跟大家一樣總是比較安全。

所以,在前半生收集了一堆不是你的標籤之後,
下半輩子我們還得花去許多的時間,只為刪去那些無用的收集,
你才好恢復原始設定,開始活得像個人,
一個具有獨立思考、會寫申論題、而不是只有選擇題的活體。

如果再來一次呢?你會不會選擇在過程中努力不被這個混亂的世界催眠?
我把這個思考的空間,也留給你:)


然後,讓我們把故事說回那個孩子跟媽媽身上。
這個被宣稱發展遲緩的兩歲孩子,
在我們大人正談著一堆覺得「小孩不懂」的問題的時候,
(畢竟更多時候連大人都不懂所以....XD)
桌邊跳出一個小小的聲音:「我沒有事啦不要擔心噢!」

其實我正跟媽媽說到孩子沒問題這件事,是她太焦慮了,
畢竟她正急著讓她的孩子「跟上正常的進度」呀~
進度落後,跟別人如此不同,叫她怎能不擔心?
但她卻一直很難把擺在眼前、我們都看得如此清楚的,
她孩子的特殊與超前之處當成一回事。

我請她聽聽她孩子說出多麼完整、成熟的一句話,
這個語言結構之完整,而且他坐了半小時在桌邊,
從頭到尾只是摸摸桌上的東西而已,
此外,他一直安安靜靜的聽我們在說什麼,而從他搭的話看來,
他顯然完全理解我們正在說什麼呀!
走得比較慢所以呢?
但是他表達能力好、多體貼、多麼有自己的想法,這些不夠嗎?


故事就先說到這裡,我想說的是,
其實我們都曾是那個特別的孩子,
然後因為眾多原因,選擇了貼上或多或少的標籤。

我們似乎都少了點溫柔與耐性,
只想快速解決問題、不麻煩就好,所以寧可選擇現有僵化的,
也不願多花點時間去看所謂主流及平均值、數據以外的東西。

一開始是別人幫我們貼上去的,後來,在我們學會迎合之後,
或開始覺得這樣偷懶、不用自己思考是很聰明、省時省力的;
我們也開始這樣對自己不斷下手,就在你生命的每個時刻裡,
然後我們開始長成跟每個人都有些雷同,
面容像整形過後那樣,扁平又笑容僵硬。


當然,大人們的確急需被修復,但那天之後我在想,
或許我應該也可以用一點我自己的觀點,來寫寫關於孩子這件事,
(廣義上的孩子,另一個陌生人,就算是大人也是別人的孩子呀)
當然它無法在一篇文章就被討論得很深,
只能盡可能的一邊用故事、分割成幾個角色階段,
告訴你靈魂如何從原本的無限可能,如何被侷限,直到變得呆滯。

經過了這樣有點冗長文字一進一出的敘述,
我想你能看出,如果我們能一開始就不被貼上這些莫名的東西、
被逼著趕上這些莫名的進度、被干涉、被扭曲,那會有多好。

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被尊重、有許多的空間、
或許這過程讓我們注定一開始就要花多點力氣對抗這個世界,
畢竟大家都很愛對別人的人生插嘴,
但是在這些對抗的過程裡,傷口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堅定美麗,
獨特無比,然後這個獨特,最終一定有機會讓你被別人看見,
我想你找的,我找的,一定是那個第一,
而不是大量被粗製濫造、胡亂定義、窄化的那種第一,對吧?

所以如果你願意,
當然對個人而言,過去的多餘我們只能選擇慢慢撕除它們,
但是除此之外,修復可以是各方面且同步進行的,
如果你開始有了孩子,
或是,在你遇到別的孩子、甚或別的人類的時候,
在你撕除自己標籤、為自己找回原始設定的同時,
別忘了,醒來的你同時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機會。

我們永遠可以多尊重一點、去取代干涉與評論,
多傾聽一點、甚至請別人也跟你一起(或在必要時擋下他們),
學著留出空間,保持客觀不過度插手,
在為他們保留最多的可能性的練習裡,學會更堅定,
然後你會得到兩個自由的個體,我想,那是再強不過的清理。

撕除標籤之後,當你變得越來越會思考了,
那麼你就擁有更多靈活性與創意,當然啦,獨特是一定的事,
而你給出的這些看似微小的尊重最終會不會變得巨大呢?
我想答案就是肯定的,它們從來不會不被看見。

如果你深信這世界有所謂的業力、或人類有原罪需要清理的話,
我想這莫過於最微小但力道最大的清理了,
而這樣的你,無須假裝正面或故意呈現負面,
(聽到這有沒有覺得超輕鬆?正面信念的患者們XD)
因為從來就沒有這些呀,宇宙間除了真的東西以外,是真空的,
在真實的東西之外的虛空,我想你不會想對空氣貼上標籤的呀!

「誰那麼無聊?空氣要怎麼貼標籤呀?」

如果你的答案是這個,那麼,我想你可能有點懂了,
在我們談了一堆壞掉跟貼標籤的過程後,你接著想要怎麼做呢?
我把這個思考還給你:)(老梗XDDDD)
當然如果你看完已經打哈欠了,
那就....下次見!我下次會寫得短一點XD


最後是工商時間:靈魂能量諮商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